【产改走基层】只为做一个好产品 ——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推进工匠人才培养小记

发布日期:2022-02-15 10:51 浏览次数:


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3年,是我党我军早期创建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。经过70多年发展,形成以医疗器械及装备、制药装备、医疗服务、医疗商贸为主要业务板块的生产经营格局,每年数十个新产品推向市场,被评为“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”。近年来,公司围绕“做一个好产品,建立产品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”指导思想,着力加强工匠人才培养,为逐步实现“国内产品领先-国外产品抗衡-国际产品领先”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



技术比武全面开花,“比学赶帮超”氛围更加浓厚。技术比武常年坚持、覆盖全公司。仅2021年,紧扣安全生产、降本降耗、增产增收、提质提效,共组织开展职工技能比武8场,累计参赛职工1083人。机械制造厂举办“凝聚新华匠心,提效再创佳绩” 庆祝新华医疗创建78周年铣工技能大赛,感染控制产品事业部开展生产班组及辅助岗位职工技能培训考核,新华手术器械厂组织全员安全技能大培训,洁净技术厂举办“青工大比武”。公司职工立足岗位、钻研新业务、掌握新技能、创造新业绩蔚然成风。




“创新工作室”形成高地,“传帮带”作用日益突显。总结创新工作室创建经验做法,在规范升级上下功夫,出台《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》和《职工创新工作室考核评价管理办法》。命名两批14个“职工创新工作室”,其中省市级3个,涵盖电工、钳工、焊接、新产品试验和技术研发等。2021年,对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管理从培育创建为主转到建机制、出成果、树典型上来。多次组织现场观摩,面对面经验交流等活动,以点带面、以促带提升,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一线工人与技术人员交流经验、攻艰克难的平台,成为企业创新引领的高地。山东省劳模姚海涛带领“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”进行多项生产难题攻关,完成技术革新47项,申报国家专利25项。“彭华宝创新工作室”在淄博金牌工匠彭华宝带领下不断进行自我否定,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,第五代产品生产速度由第一代产品每小时3000袋提高到每小时4500袋,生产效率同比提高50%。



群众性“五小”创新活动常年坚持,“五小”创新成果“井喷式”增长。“五小”活动深受一线职工欢迎,也为基层领导推崇,基层单位和职工的参与热情不断增强。“五小”成果申报从最初的几十项到一百多项,2021年更是达到230项,呈现“井喷效应”。公司每年将职工优秀创新成果整理成书,印发到班组,让职工的好创意、好做法得以推广;定期组织召开创新成果发布会、创新成果现场观摩会等,很好地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、提升了职工的创造能力。



订单式结对式培训学用相长,打造产业工人队伍领军人才。与山东理工大学、山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、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、淄博市技师学院等院校以实验班、订单班、学徒制班等合作模式进行人才培养,先后15个班次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495人,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的无缝衔接。坚持新型师带徒制度,新入职职工与师傅签订师徒合同,师徒之间朝夕相处、共同提高,实现企业文化与技能的代代传承。近三年师带徒已有546对,其中省劳模、齐鲁工匠姚海涛与徒弟王军荣获“淄博市百对优秀名师高徒”。公司逐步建立自主评价体系,优中推优,培育有创新理念、崇尚真抓实干、担当作为、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“大国工匠”。淄博市劳模李超在新冠疫情面前勇力担当,于2021年5月带领公司第二支“援鄂突击队”,连夜奔赴武汉,抵达后平均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,确保了5月31日项目顺利建成投产,在疫苗项目建设中彰显了山东国企力量。公司每年选拔和聘任一批工人技师、技术拔尖工人,给予高级技师、技师、拔尖工人每月一定数额的补贴。每两年选树表彰一批“新华医疗工匠”和“岗位创新能手”,已经有21名工匠成为公司各产品的领军人物,23名“岗位创新能手”进入公司人才储备。

从劳动和技能竞赛中走来的7名“新华医疗工匠”、9名“岗位创新能手”,在2021年10月29日公司举办的“闪光的岁月”庆祝新华医疗创建78周年暨第二届新华医疗工匠表彰晚会上,走上淄博保利大剧院的舞台,受到隆重表彰。公司将他们的事迹整理出版,并在新华网、大众网、《职工之家》等媒体上广泛宣传。对工匠人才的重视不仅使受表彰的优秀产业工人倍感荣耀,也激发了职工“比学赶帮超”的内生动力,为企业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石。


供稿: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工会
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